百鳥出巢
百鳥歸巢
巴金作品《鳥的天堂》的巨型書雕 在廣東新會市會城南部的天馬河中,“飄浮”著一座綠色的小島。島上的一棵巨榕(細葉榕,Ficus microcarpa),獨木成林,榕高15米,樹冠投影面積達1.15公頃,枝柯交織,濃蔭蔽日,引來成千上萬的各種飛鳥棲息其間,當中多為鷺鳥,池鷺和白鷺,晨出暮歸,夜鷺則暮出晨歸。榕島上空,晨昏萬鳥翱翔,蔚為壯觀。當晨曦初露或夕陽西下之時,許多中外游客前來盡享觀鳥奇趣。 小島原名“雀墩”,又名“羅星墩”,原是河沙沖積成的一個小泥墩。相傳在明代景泰年間(1450-1456年),這里連年災荒。為求解災,村民用船載泥沉落河中,疊土成堆,攔截河水,后來逐漸沖積成洲。當時有個農(nóng)民在土堆上插了一根榕樹枝系船,第二年,榕樹枝長根、發(fā)芽,逐漸生長成林,經(jīng)歷數(shù)百年,演變?yōu)楝F(xiàn)今的榕樹島。原來的母樹已無從辯認,唯有枝干無數(shù),徑粗在40-80厘米之間,近觀似原始森林,遠望像浮在水面的綠洲。 “小鳥天堂”四面環(huán)水,有一株巨大古榕樹,樹冠的覆蓋面積達一公頃,數(shù)以千計的白的、灰的鷺鷥棲息其間。白天,白鷺飛出覓食,夜間歸來。傍晚,灰鷺飛出,晨早歸來。鳥群悠閑自樂,見了人也不受驚。這里是全國最大的天然賞鳥樂園。這里是人們心馳神往的旅游勝地。小鳥天堂是僑鄉(xiāng)廣東新會著名的國際級生態(tài)旅游景點,位于距城區(qū)10公里的天馬村。門票價格:30元/人 。 她以數(shù)百年的悠久歷史,占地達18畝,遠看像一片浮動綠洲的古獨榕,堪稱南國奇觀。而每天棲息在這棵美麗大樹上數(shù)以萬計的各種野生鷺鳥,暮出晨歸,嘎嘎而鳴,翩翩起舞,更蔚為壯觀。這一自然景象出現(xiàn)在人口稠密區(qū),生生不息,已延續(xù)了384年(明萬歷戌午年公元老派1618年始于“雀墩”),形成了人與自然和諧相處、共同發(fā)展的典范,實屬罕見。歷年來,吸引了大批中外游客慕名而至。 “一株榕樹便天堂”,一句詩概括了小鳥天堂的特點。島上的榕樹長期棲息著數(shù)萬只的十多種小鳥,尤以白鷺和灰鷺最多。白鷺朝出晚歸,灰鷺暮出晨歸,一早一晚,相互交替,盤旋飛翔,嘎嘎而鳴,蔚為奇觀,形成“獨木成林古榕樹、百鳥出巢、百鳥歸巢”三大自然奇觀。380多年來,天馬人一直用“愛樹護鳥,愛護自己,愛護子孫”的祖訓教育著一代又一代的后人,用各種各樣方式保護這個賴以生存的環(huán)境,使這個自然奇觀完好無損地保護至今。 1933年,著名作家巴金來此游覽,曾寫下《鳥的天堂》一文。解放后,這里成為新會市新八景之一,并辟為風景旅游區(qū),興建了觀鳥臺,茶廳,水榭,休息亭,設置了游艇供游客賞樹觀鳥。1984年6月,新會縣約巴金親筆題寫“小鳥天堂”四字,為風景區(qū)增色生輝。著名劇作家田漢也曾到此賦詩贊曰:“三百年來榕一章,濃蔭十畝鳥千雙。并肩祗許木棉樹,立腳長依天馬江。新枝更比舊枝壯,白鶴能眠灰鶴床。歷靠經(jīng)災全不犯,人間畢竟有天堂。”勾繪出這個榕樹島栩栩如生的壯麗畫面,是一曲美妙的南國風情贊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