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汽車用品 / 熱門欄目 / 熱門欄目_行業(yè)傳聞
中國向汽車社會轉變付巨大成本
[
07-9-2 23:01
] 太平洋汽車網
汽車工業(yè)儼然已是中國崛起成為世界工業(yè)引擎的最顯著標志。去年,中國轎車銷售量增幅達70%,一個蓬勃發(fā)展的中產階級市場浮出水面,外國投資者賺得盆滿缽盈。但是在中國的城市,汽車另有一層含義:向汽車社會轉變帶來了巨大的環(huán)境和社會成本。
外商轉移過時尾氣排放技術
中國的汽車尾氣排放標準比大多數發(fā)達國家落後接近10年,并且執(zhí)行情況參差不齊。即使是達到排放標準的車輛,其排放的一氧化碳數量也是歐洲車輛的兩倍左右,碳氫化合物和氮氧化物排放數量是歐洲車輛的三倍以上。與美國標準相比,中國一氧化碳排放量上限高出了56%,氮氧化物高出32%,碳氫化合物則高出三倍以上。雖然上海和北京標準較高,但是與歐洲和美國相比仍然寬松很多。
哈佛大學的研究人士格拉福說,直到現在,外國汽車廠商基本上還是將過時的尾氣排放技術轉移到中國的制造工廠(大眾汽車在幫助中國確定最初標準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
空氣污染導致龐大醫(yī)療成本
這是中國城市空氣質量在20世紀90年代後期出現改善後再度惡化的主要原因。工業(yè)污染正讓位於汽車帶來的煙霧污染。上海城市規(guī)劃人員估計該城市90%的空氣污染來自於機動車。
覆蓋在中國城市上空的煙霧導致了龐大的醫(yī)療成本。中國肺病發(fā)病率在過去30年翻了一番。世界銀行估計,因空氣污染導致的醫(yī)療成本增加以及工人生病喪失生產力使得中國GDP被抵消掉5%。中國的污染如此嚴重,以至於美國國務院不允許家庭成員患哮喘的外交官在中國某些城市任職。
交通堵塞和事故頻繁
問題不只限於環(huán)境。交通事故頻繁發(fā)生:官方數字顯示,今年頭10個月,中國有8.6萬人死於交通事故,41.8萬重傷。去年,中國共有109363人死於交通事故。大多數人認為實際水平遠不止於此。同時,日益嚴重的交通堵塞令所有問題變得更加突出,北京高峰期市區(qū)一些主要道路的均速在每小時11公里左右 相當於自行車的行駛速度。堵塞浪費大量時間和金錢,使企業(yè)蒙受嚴重損失。
中國可持續(xù)能源交通項目主管何東全說,『中國才剛剛感受到這場危機,談論是否已有城市成功控制了問題還為時過早。現在只是開始,預計各地的情況還會變得更糟。』
控制汽車數量能解決問題嗎?
中國并不是出現此狀況的第一個國家。在許多發(fā)展中國家,富裕起來的中產階級有財力購買汽車,導致汽車保有量呈爆炸式增長。許多國家的政府都將汽車生產作為工業(yè)政策的核心。許多亞洲城市,包括曼谷和馬尼拉,同樣受到交通問題的困擾,其嚴重程度比中國汽車保有量最多的三個城市 北京、廣州和上海,有過之而無不及。
更高效和更清潔的燃料可能是未來希望所在。中國最近提出了一項政策,要求到2008年全國汽車燃料效能比美國高15%-20%,其中對運動型多用途車的規(guī)定尤為嚴格。但是,盡管清潔燃料有助於勢態(tài)的改善,成本和數量的有限性卻使之難以成為普及的解決方案。
如果中國城市不能找到控制汽車數量的合理辦法,所有問題的解決都將是空談。
外商轉移過時尾氣排放技術
中國的汽車尾氣排放標準比大多數發(fā)達國家落後接近10年,并且執(zhí)行情況參差不齊。即使是達到排放標準的車輛,其排放的一氧化碳數量也是歐洲車輛的兩倍左右,碳氫化合物和氮氧化物排放數量是歐洲車輛的三倍以上。與美國標準相比,中國一氧化碳排放量上限高出了56%,氮氧化物高出32%,碳氫化合物則高出三倍以上。雖然上海和北京標準較高,但是與歐洲和美國相比仍然寬松很多。
哈佛大學的研究人士格拉福說,直到現在,外國汽車廠商基本上還是將過時的尾氣排放技術轉移到中國的制造工廠(大眾汽車在幫助中國確定最初標準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
空氣污染導致龐大醫(yī)療成本
這是中國城市空氣質量在20世紀90年代後期出現改善後再度惡化的主要原因。工業(yè)污染正讓位於汽車帶來的煙霧污染。上海城市規(guī)劃人員估計該城市90%的空氣污染來自於機動車。
覆蓋在中國城市上空的煙霧導致了龐大的醫(yī)療成本。中國肺病發(fā)病率在過去30年翻了一番。世界銀行估計,因空氣污染導致的醫(yī)療成本增加以及工人生病喪失生產力使得中國GDP被抵消掉5%。中國的污染如此嚴重,以至於美國國務院不允許家庭成員患哮喘的外交官在中國某些城市任職。
交通堵塞和事故頻繁
問題不只限於環(huán)境。交通事故頻繁發(fā)生:官方數字顯示,今年頭10個月,中國有8.6萬人死於交通事故,41.8萬重傷。去年,中國共有109363人死於交通事故。大多數人認為實際水平遠不止於此。同時,日益嚴重的交通堵塞令所有問題變得更加突出,北京高峰期市區(qū)一些主要道路的均速在每小時11公里左右 相當於自行車的行駛速度。堵塞浪費大量時間和金錢,使企業(yè)蒙受嚴重損失。
中國可持續(xù)能源交通項目主管何東全說,『中國才剛剛感受到這場危機,談論是否已有城市成功控制了問題還為時過早。現在只是開始,預計各地的情況還會變得更糟。』
控制汽車數量能解決問題嗎?
中國并不是出現此狀況的第一個國家。在許多發(fā)展中國家,富裕起來的中產階級有財力購買汽車,導致汽車保有量呈爆炸式增長。許多國家的政府都將汽車生產作為工業(yè)政策的核心。許多亞洲城市,包括曼谷和馬尼拉,同樣受到交通問題的困擾,其嚴重程度比中國汽車保有量最多的三個城市 北京、廣州和上海,有過之而無不及。
更高效和更清潔的燃料可能是未來希望所在。中國最近提出了一項政策,要求到2008年全國汽車燃料效能比美國高15%-20%,其中對運動型多用途車的規(guī)定尤為嚴格。但是,盡管清潔燃料有助於勢態(tài)的改善,成本和數量的有限性卻使之難以成為普及的解決方案。
如果中國城市不能找到控制汽車數量的合理辦法,所有問題的解決都將是空談。
|
|
下一篇:非常城市CEO吳杰訪談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