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初,國內(nèi)某汽車合資企業(yè)生產(chǎn)的一款轎車在行駛中發(fā)生事故,讓人想不到的是,該車當時嚴重斷裂后造成一場突如其來的車禍,讓汽車消費者對安全性能空前關注。同時,坊間也對一些車系故意偷工減料、降低技術要求的質(zhì)疑不斷。 為了讓消費者更清楚了解汽車安全性能的重要性,更通俗了解不同車系在安全性能上的要求。早報記者北上北京、西奔重慶,南下廣州,接連走訪不同車系廠家中的設計總監(jiān),汽車安全性能的大學教授和專家、國家汽車安全標準的設計者,請他們來談談目前國內(nèi)在汽車安全設計上可能關注度低的一些問題,為讀者掀開汽車安全性能的神秘面紗…… 汽車側面碰撞有望明年“立法” 近來,一系列的側面碰撞事故讓國家碰撞的標準加速步伐。記者日前從國家汽車質(zhì)量監(jiān)督檢測中心和天津汽車研究中心得到消息,明年7月1日國內(nèi)汽車碰撞實驗將在原有正面碰撞實驗基礎上增加汽車側面和后面的碰撞實驗。這將給汽車的安全性提出更高的要求。 天津汽車技術中心的研究專家劉裕光接受記者采訪時介紹,早在2002年,全國汽車標準化委員會將汽車側面碰撞安全性列入國標制定計劃。設在天津的中國汽車技術研究中心已承接了關于側面碰撞乘員保護要求的強制性標準制定工作。
汽車的安全性一直是許多人關心的話題,而鑒別汽車安全性高低最直接的方法就是汽車安全碰撞實驗。為此國家頒布了《汽車乘員碰撞保護》(GB11551-2003)等一系列條款來劃分汽車安全的標準,并從2001年起實施《關于正面碰撞乘員保護的設計規(guī)劃》,要求對M1類車進行正面碰撞試驗。但是近幾年隨著國內(nèi)高速公路越來越發(fā)達,發(fā)生交通事故的比例也越來越高,除了正面碰撞的事故,還有不少是從側面撞擊和后面撞擊的事故。特別是現(xiàn)在國外不少廠家在檢測自己汽車安全時都主動要求進行側面和后面碰撞實驗,以更高要求確保汽車的安全性,而國內(nèi)目前只有正面碰撞實驗。 長安福特技術總監(jiān)邱維國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中國只采用100%正面全接觸式碰撞實驗,但對于鑒別汽車安全性還是很權威的。中國這種正面碰撞實驗現(xiàn)在在國際上也是較為先進的,比如美國就是采用這種測試方式,而歐洲采用的是分側式接觸,只讓汽車40%的面積和障礙物接觸。 不過,國家正在著手實施側面碰撞的標準。上海交通大學主攻汽車碰撞安全的專家亓元果博士認為,增加側面和后面碰撞是為了全方位地、更好地了解汽車在進行碰撞實驗時的狀態(tài),從更多角度了解到汽車在高速情況下可能發(fā)生的一切情況。
汽車安全性能解釋: 根據(jù)汽車專業(yè)教材中對汽車安全性能的解釋,汽車安全性能是指“整車整備質(zhì)量1800kg,乘坐5人的安全轎車的各項安全性能指標、性能指標和試驗方法。安全性能主要分為三大類:汽車預防事故性能(主動安全性能)、撞車時減少乘員傷害性和事故后安全性能(被動安全性能)!
1、汽車預防事故性能(也稱為主動安全性能)在汽車中主要有一些配置。主動安全配置主動安全系統(tǒng),一般是指ABS、EBD等配置,可以在交通事故發(fā)生前,通過這些配置的啟用最大限度避免交通事故的發(fā)生。
2、撞車時減少乘員傷害性主要通過車身安全配置來實現(xiàn)。 例如轎車的前后門加配了鋼結構的具有特殊高拉伸強度的加強板以及加強型的防撞桿,它可以吸收側面撞擊力,并保證車門在變形情況下仍可打開且側向變形小。除了對側面撞擊力的吸收,轎車于前后防擠壓區(qū)內(nèi)設有A型立柱和具有保護作用的安全物塊,它能吸收正面的沖擊力,將可能出現(xiàn)的危險降到最低。
3、事故后安全性能(被動安全性能)。在意外發(fā)生時,就是被動安全系統(tǒng)發(fā)揮作用,將傷害降低到最小的時候了。轎車配備的駕駛員側氣囊和前排乘客智能安全氣囊可根據(jù)碰撞狀況迅速感應判斷,并智能啟動。其中安全氣囊只是安全帶的輔助設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