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解答:各有利弊 前置前驅與前置后驅相比
車主問:
轎車前置發(fā)動機前驅和前置發(fā)動機后驅在動力、在使用等方面有什么優(yōu)缺點?
專家答:
前置前驅優(yōu)勢在與動力系統(tǒng)結構緊湊,驅動軸短,動力輸出損耗低。在操控方面,前驅車天生具有轉向不足特性,容易駕駛。在布局方面,沒有傳動軸經過車廂,可以降低車身中間的隆起,增大車廂可用空間。其缺點是起步時,前軸荷會減少,導致輪胎附著力降低,影響動力輸出。另外,前輪要負責驅動、轉向和大部分的制動力,所以磨損嚴重。
后驅車正好相反,起步加速能力強,四輪負荷平均,但是在轉向時時容易出現轉向過度,需要很好的技術或先進的電子設備輔助。所以大多數的賽車還是使用后輪驅動。按照操控性能來講,最理想的布置方式是中置發(fā)動機后輪或四輪驅動。
相關資訊鏈接:
選前驅還是后驅?今天你決定好了嗎?
前驅?還是后驅?近兩年來國內的車迷也開始面臨著這樣的選擇。尤其是國產寶馬與豐田銳志的投產,使得后驅車受到市場的關注。有人極力推崇后驅,認為它是“高檔轎車的DNA”,也有人指出前驅技術其實是在“上世紀70年代后才真正興起和在技術上得以完善的驅動形式”,如今大多數轎車都采用前驅便是明證。還有人則認為四驅或者是中置引擎后驅才是真正高性能的象征。其實,從他們各自的角度上看,這些論點都有一定的道理,不同的人與不同的需求可能對不同的驅動形式的評價完全不同。
驅動形式:方式不同感覺有別
在討論各種不同的驅動形式時,首先要明確一下所謂的“驅動形式”主要是指引擎在底盤上的布置,以及其動力如何傳遞到4個車輪上以帶動轎車的。如此說來,目前主要的驅動形式有如下5種:前置后驅(FR)、前置前驅(FF)、后置后驅(RR)、中置后驅(MR)、四輪驅動。通俗地區(qū)別就是前輪拉著走,還是后輪推著走,或者是4個輪子一齊連拉帶推地前進,不同的驅動形式給司機的感受是完全不同的。
說得更加深入一點,前驅車的引擎和驅動部件集中在車輛頭部,驅動輪也在兩個前輪上,所以在過彎時前部重心因慣性而往前,容易突破前輪的地面附著力,發(fā)生轉向不足,俗稱“推頭”。后驅車在車輛重心分配上比前驅車平均,一般可以達到50∶50的最佳比例,所以過彎也更加平順;但是汽車前輪受轉向系統(tǒng)指令已經改變了行駛方向,而后面的驅動輪依然繼續(xù)保持著向前的慣性,所以容易出現轉向過度,俗稱“甩尾”。四輪驅動是最平衡的驅動方式,能有效避免轉向不足和轉向過度等狀況,但由于動力被分配到前后輪,會犧牲一部分動力,而且油耗也會大一點......
前驅輪胎使用心得和注意事項
目前國內外汽車生產企業(yè)生產的轎車大多數采用的是前輪驅動方式。由于采用前輪驅動方式,汽車的前胎比后胎磨損快,各位車主在日常使用維護及更換輪胎時需留意。
一般來說,采用前輪驅動的車輛,由于其前胎在負重、加速、駕駛、轉向、制動中承受絕大部分作用力,因此前胎比后胎磨損快,其磨損比可達2:1。
在日常維護中,輪胎經常換位有助于保證輪胎的均勻磨損,從而延長輪胎的壽命。如果發(fā)現過早磨損、不規(guī)則磨損的跡象,可適當提高輪胎換位頻率,更換后需做四輪定位,因為四輪定位將使車輛的懸掛系統(tǒng)與駕駛系統(tǒng)均處于標準狀態(tài)。
車停入車位后,下車看看你的車前輪是不是還扭向一邊,最好讓兩個前輪放直,不管是只停一會,還是一停很多天,讓你的愛車前轉向束處于正常的放松狀態(tài);否則束角改變也會加劇輪胎不規(guī)則磨損。
每天停車都要上路肩的車友也應注意了,上路肩是對前輪胎,前轉向束和前減震的硬沖擊,下路肩是對后減震的沖擊,如路肩不高倒也沒事兒,但如果較高的話,久而久之對上述部分還是有損傷的,不嫌麻煩的話車上備個小三角木頭墊上再上,覺得面子上不好看,那就只有心痛點了。下路肩避免過快車速,造成太大震動,后減震器使勁一墩,手剎的最好用離合半聯動慢慢下.....
如果你在用車上有任何疑問,請到專家在線向專家尋求解答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太平洋汽車網所有。未經授權不得擅自轉載!轉載請注明出處,否則一經發(fā)現,必將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