駕乘篇:
兩廂FIT 1.5 MT:
驅車上路與1.3L發(fā)動機相比,這款VTEC發(fā)動機的工作噪音有點偏大。不過這并不影響試車人員的感受,年輕人就喜歡聽到行駛中發(fā)動傳來的聲音。腳踩油門,發(fā)動機轉速迅速攀升, 一檔起步雖然只感覺到微弱的推背感,車速卻仍在快速增長;稍微放松油門,在2500轉試進入二檔,這是感覺推背感有所加強,平滑的進入三檔,車速不斷提升,在3000轉時推入四檔這時車速已經上升到90公里,順勢將檔位換入五檔,車速穩(wěn)步的行駛在100公里之間。而在彎道上的表現,它的EPS電動助力轉向裝置充分彌補了駕駛者操作上的不足,使駕駛者能夠準確地操縱車輪,并且保證不會使車輛打滑偏離行駛軌道。雖然,它的前后重量分配比例為61:39,又是前輪驅動,但在滿載的狀態(tài)下,它在彎道中的整體表現要優(yōu)于其三廂型轎車,同時和另兩款車相比在慢速彎道上面處在持平位置,不會有出色的表現但也不會差,但在空載時,它的操控性要平穩(wěn)許多。不過筆者在這里要提出飛度的制動跟其它兩款相比不夠靈敏,這要歸咎于它的前碟后鼓的制動系統,在高速時踩下剎車發(fā)現沒有想象中即可有感覺,有時甚至要兩腳剎車,這相信是飛度要改進的地方。高速行駛時較其他兩車相比風噪和胎噪較大,隔音方面還有待改善。
兩廂飛度的半桶式座椅乘坐舒適,不會像長時間駕駛德系車后經常出現腰酸背疼的情況;座椅的版型也非常貼身,高速度過彎時能提供充足的側向承托力,把前排乘客緊緊地固定在座椅中。兩廂飛度在車內空間方面也比較令人滿意。由于車身比一般轎車高,座椅墊的位置也相應地提高了一些,方便乘客上下車。前排乘客的頭部空間非常充足,即使受到車頂造型向下收縮的影響,后排乘客的頭與車頂之間也至少相距七八厘米,完全沒有壓抑感。車內的縱向空間也比預計情況好得多,筆者身高1.79米,把前排座椅調整到合適位置后仍然可以輕松進入后排,而且膝部還有部分余量。所有說別看在外形上飛度看起來較小,但“Man Maximum, Mechanism Minimum”,即“MM”理念為基礎的廣州本田兩廂飛度轎車在這方面確實是沒的說!
伊蘭特 1.6 MT:
伊蘭特的駕駛是讓人比較意外的“收獲”,一開始認為韓系車波箱肯定應該沒有德國和日本車好,但這次用事實說話--非常的順,這方面有條件的讀者都可以去試試,感受一下,伊蘭特的換檔給我感覺是1,輕盈 2,清晰 3,舒服;旧衔也捎玫妮p推輕撥,隨著一陣“叭”的脆響就進了檔位,沒有試過換錯檔的情形;相比之下配合DOHC的1.6發(fā)動機還是不錯的,不過我的要求比較高,還是感覺提速差了一些,過了60公里,3檔以后,加速比較快,在后面的兩位乘客感覺是這3款中最舒服的,很寬敞、開揚,沒有POLO的局促感,經過一些減震帶比較POLO來說,稍微遜色,比FIT要好些,當然不得不提一下它的制動系統,從數據上看“四輪碟剎”已經不錯,實際感覺也很令人放心,這點比FIT強了很多,不過轉向還是沒有另兩部車靈活,嗯,這是車型決定的,要么犧牲了后排空間換得也沒多大意思,就看你的用途了。
POLO 1.4 MT:
性能方面,POLO的發(fā)動機在怠速運轉時比較寧靜。低轉速時的扭力稍弱,駕駛者常常需要根據轉速而調整擋位。
POLO的5速變速箱將每一擋的速比拉大檔位還算是比較清晰,不過和同廠出產的帕薩特B5相比還差一些,不過十萬和二十萬車要是這樣比,筆者自己都覺得好笑。我們在珠江新城的寬道路上試駕POLO ,車輛較少幾乎是可以如行云流水一般,POLO的方向盤的高低可以調節(jié)。持握手感挺豐滿,方向盤中央位置有一個大眾汽車的徽,是有機玻璃的,白地藍字,極其明顯地告訴車主,這是一輛VW。POLO座椅的調節(jié)完全手動。轉向系統配備有電子/液壓助力系統。這個系統能夠根據不同行駛速度提供相應的助力。速度越快,方向盤感覺越重,保證高速行駛時的操縱穩(wěn)定性。不過轉向感覺不是很積極,作為男士的小編在轉大彎時方向還是比較用力,同時感覺在駕駛空間不大,而以小編的身高(179CM)覺的腳部運動沒有那兩款那么自由,如果把駕駛座位向后移,這樣會給后面的乘客帶來不方便,所以說身材小的朋友可能會更適應一些。還有的是不太滿意POLO的喇叭,僅僅是中間不大的圓圓的一小部分,在手握方向盤,大拇指想按喇叭時有時發(fā)現沒有響,這一點和其他兩車相比還需要改進。
POLO在制動時的比較靈敏,可能是新車的緣故,小編的在剎車時稍稍踩下制動板,即可可以感覺制動效果,有時還會有點頭的感覺,和前面的兩廂飛度前碟后鼓剎車相比在較緊急的情況下制動更有信心。同時POLO在行駛時的路感較前面兩款清晰,這能給喜歡駕駛的朋友帶來更多的樂趣。POLO的四個輪轂是鋼的,外面罩著輪轂蓋,不過14英寸直徑(跟普桑的一樣大)的鋁合金輪轂倒是比較容易配到。將來人們改裝POLO,保準從輪轂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