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日,一汽豐田以令人心動的價格推出中高級轎車銳志,立即引起市場上的廣泛關注;與其形成鮮明對照,上海大眾近一個月的“颶風行動”市場反應平淡。
上海大眾和一汽豐田分別是大眾和豐田在中國的代表性企業(yè),F在,人們關注的是:在國內轎車市場上,一個屬于大眾的時代即將結束,而豐田會不會取而代之?
大眾正在走下神壇
從8月8日至今,除了市場上部分品牌的經銷商行為以外,大多數轎車企業(yè)對上海大眾的“颶風行動”沒有響應。這不僅讓上海大眾始料不及,也令業(yè)界內外難以設想——昔日的業(yè)界老大,4大車系20多個車型降價,并輔之以網絡整頓、優(yōu)化服務等一系列配套行動,但市場上波瀾不驚。人們不禁感慨:
上海大眾已經走下神壇。
作為國內第一家合資轎車企業(yè),上海大眾具有神圣的地位。
10年前,上海大眾生產轎車160070輛,占據全國轎車產量(320578輛)的半壁江山,如果剔除統(tǒng)計在轎車內的25127輛切諾基越野車,上海大眾的份額竟然高達54.18%。
然而,這一切在瞬間發(fā)生根本性的改變,上海大眾在失去轎車“老大”地位的同時,也在失去轎車市場價格的話語權,也許標志著一個時代的結束,其原因是深刻的。
首先,上海大眾“颶風行動”仍有消化庫存之嫌。在北京亞運村汽車市場等地,降價標明6.88萬元的4門GOL,6.4萬~6.5萬元即可“拿下”,這車是今年年初生產的;降價標明9.28萬元的桑塔納旅行車,7.6萬元就能買下,與17.98萬元的帕薩特一樣,都是2004年生產的。
盡管廠家對“颶風行動”有種種解釋,但是以往的庫存,加上今年前7個月上海大眾生產排名第1(137039輛),銷售位列第5(109627輛),中間有約3萬輛的庫存,是必須消化掉的。
其次,轎車企業(yè)競爭格局徹底改變,企業(yè)不再跟風競相降價。以往,桑塔納對應著捷達、富康,市場份額此消彼漲,一個降,其他兩家必然要降。目前,轎車企業(yè)之間的競爭,不再單單是三兩家國家支持的企業(yè),也不僅限于三兩個車型,而是十幾個、幾十個車型之間的混戰(zhàn);不同車型在不同企業(yè)所處的地位也不同,誰也沒有絕對的優(yōu)勢。
第三,至少在今年,上海大眾并沒有把握好降價的機遇。今年3月,雅閣、蒙迪歐紛紛出年度車、調整價格時,慣于特立獨行的上海大眾偏偏不為所動,出臺了“新車提質不提價,上海大眾拒絕價格戰(zhàn)”的策略,結果貽誤了降價的時機。
最后,轎車降價已經成為常態(tài),誰想降,誰就降,不必看別人的臉色行事。今年上半年,在30余家轎車企業(yè)當中,前9家企業(yè)的市場份額在5%~10%之間,誰也沒有絕對的優(yōu)勢。誰對自己的市場表現不滿意,誰對市場份額的期待更高,誰“不好意思”掙過多的利潤,愿意更多地“回饋”消費者,誰就可以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