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認識的第一款
豐田車車標是“
皇冠”,印象非常深刻而且良好。不知什么時候,
豐田又出了一款類似牛頭的車標,這個車標在最開始給記者的印象非常糟糕,因為一個
現(xiàn)代化的汽車公司的車標竟然類似以“慢騰騰”為主要特征的牛,實在是不敢恭維。但是時間長了,這個標志也就認了。
沒有別的原因,
豐田實在太優(yōu)秀了,哪怕是在它的車頭上踹上一腳,將這個腳印當作車標,也會有人大喊一聲“好”,消費者也會慢慢接受它。從這一方面講,對于一個汽車公司來說,車標實在是皮毛之類,未必非常重要。
如果不是6日在
北京二中院上演的官司,記者怎么也不會想到,豐田竟然認為
吉利的車標和自己的牛頭極為近似,構成商標侵權,加上其他侵權指控,豐田一口氣向
吉利索要1400萬人民幣的賠償金。關于這兩個標志是否近似,控辯雙方都說得振振有詞。豐田方面認為,吉利在其
美日轎車上用的圖形與豐田的牛頭相比,兩者均為醒目的銀色橢圓外環(huán)作為的主體,在橫向上均為中間橫切一線,在縱向上,豐田的商標為縱向橢圓,而美日的圖形則為一十分近似橢圓的圖形外再加兩條縱向曲線。兩者極為近似。對此,吉利反駁道,美日圖形商標的外部為一橢圓形,在橢圓形的中間有一稍稍彎曲的線條,把橢圓形分成上下兩部分,是“日”字的形象化表示;橢圓形中間的“M”為“美”字拼音的第一個字母,合起來即為“美日”“日”兩個字。從整體印象上看,美日圖形商標是一個公眾廣為熟知的“地球”圖案。
雖然記者一度對豐田的牛頭看不慣,但是說實話,吉利的所謂“地球”圖案,更難看。
話扯遠一點,記者所認識的其他中國轎車的車標,都不怎么樣。這里面大概有兩個方面的原因:一是中國人自己設計的車標,往往局限于本民族的文化氛圍(比如將漢字異化美化抽象化),沒有一種包容外來文化、追趕世界潮流的氣度;第二,中國汽車工業(yè)還不夠發(fā)達,處于初級階段,車標屬于品牌提升的范疇,并不是首要解決的問題。首要解決的,當然是汽車的內在品質。
也許正是在這一點上,豐田對吉利恨之入骨。吉利美日轎車采用的是豐田公司在天津的合資公司生產的8A
發(fā)動機,吉利在促銷時將這款發(fā)動機作為重點予以宣傳推廣。毫無疑問,告訴消費者發(fā)動機的來源對美日轎車的促銷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而豐田公司正是抓住了吉利在促銷時的一些所謂“問題”,大加討伐。
這不僅是吉利,實際上是所有中國轎車企業(yè)甚至相當部分中國制造業(yè)的軟肋。由于在核心技術和關鍵零部件上依賴外國公司,致使中國相關企業(yè)在產品的設計、開發(fā)、制造、促銷等一系列環(huán)節(jié)上處處被動。所不同的是,豐田公司并不是全球唯一一家頂級汽車企業(yè),據悉,吉利轎車的發(fā)動機采購已經另辟他途,品質不輸豐田。
豐田第一次進入中國的時候,打過一個非常有名的廣告,“車到山前必有路,有路必有豐田車”。但是,外國汽車企業(yè)在中國市場競爭的結果,是德國人實現(xiàn)了豐田公司的廣告目標,這樣的廣告一度成為“有路必有
桑塔納”。所以,豐田公司要在中國市場奮起直追了,它要甩開吉利這個“對手”,順便“咬”它一口。這大概是豐田發(fā)動這場官司的真正意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