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2006年以來,密集的汽車降價信息令消費者目不暇接。與往年廠家集中對旗下整車大幅降價這一單一手段略有不同的是,今年汽車降價有逐步“立體化”的趨勢。
所謂汽車降價“立體化”,很重要的一點就體現在汽車降價不再局限于整車,而是逐步向零配件價格、售后服務價格蔓延。
一直以來,消費者、媒體和廠家的關注焦點都集中在整車價格的下降上。畢竟,整車價格決定了轎車進入家庭的門檻的高低。但是,隨著擁有汽車的家庭越來越多,消費者逐步發(fā)現汽車維修、保養(yǎng)費用也不是小數目。尤其是不同品牌汽車零配件價格和售后服務價格的差異,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消費者養(yǎng)車成本的高低。
例如,奇瑞汽車銷售公司和備件公司日前在北京聯合宣布,對包括常用配件、易損配件以及涉及車輛保險的零配件在內的8608種備件價格全線下調,平均降價幅度高達30.1%,最高降幅達62%。對擁有一輛奇瑞汽車的車主來說,這可能意味著車子保養(yǎng)時更換三濾所需的費用減少了,一旦出了交通事故,更換前保險杠、前大燈總成等零配件的花銷也減少了。
業(yè)內曾經有人做過測算,如果把某品牌汽車廠家的新車拆成零件賣給消費者,賺取的利潤要比出售整車可能還要高。而一些汽車廠家的4S店提供售后服務的“人工費”過高、零配件價格過高也屢被消費者指責。從這個角度分析,奇瑞把降價的大火“燒”到汽車售后市場,對消費者有利,對競爭對手的售后服務價格和零配件價格也將形成一定的壓力。
汽車降價“立體化”的另外一個體現是“降價”的不再僅僅是上市一兩年的老車型,一些新車的定價說明廠家選擇了在定價時即提前“降價”的攻略。以18日在北京上市的華晨駿捷為例,最低款售價僅8.58萬元,一款B級車上市就直接殺入了A級車的價格區(qū)間。而過去,包括華晨一些產品在內的類似車型選擇的路線往往是高價上市,上市一段時間后再打著“回報消費者”等旗號大幅度降價。造成的后果是降價前買車的消費者像吃了蒼蠅,對品牌的信任度受到損害。
圖為:奇瑞A520
記者認為,分析年初奇瑞A520、力帆520等自主品牌汽車上市定價的風格,這種“先發(fā)制人”“定價擠水”的思路均有一定程度的體現,與一些汽車生產廠家仍然把新車“吊起來賣”的定價風格形成了鮮明反差。
汽車降價“立體化”還體現在今年部分中高級轎車猛增高檔、關鍵配置上。例如,18日東風雪鐵龍凱旋的預訂價格在北京揭曉,三款車型售價分別為20.88萬元、19.28萬元和17.98萬元。如果不看詳細的配置列表,消費者可能會感覺這款排量為2.0升轎車的價格沖擊力“僅此而已”。但實際上,凱旋裝備了博世電子穩(wěn)定系統(tǒng)(ESP)等30萬元以上高檔車才有的配置。嚴格說,這種用增加配置維持中高價格定位的“暗降”手段近幾年并不少見。只不過仔細分析廠家增加的力求“打動”消費者的具體配置,已經開始由真皮坐椅、DVD、天窗等“皮毛配置”,向ESP、側氣囊、隨動轉向雙氙氣大燈、中央固定集控式方向盤等關系到消費者安全的重量級關鍵配置轉換。這一方面體現了國內汽車市場的競爭激烈程度逐步升級,另一方面也說明國內消費者的汽車知識在不斷豐富,消費理念在逐步與汽車發(fā)達國家成熟的消費者接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