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智能化大幕未拉鑼先響
隨著汽車電子技術日新月異,汽車智能化技術正在逐步得到應用,這種技術使汽車的操縱更簡單,動力性和經濟性更高,行駛安全性也更好,可以說,智能化是未來汽車發(fā)展的趨勢。
最近看到有關“3G汽車”的一項調查,超過半數的被訪者認可3G汽車,但其中只有7.5%表示“肯定會購買”;42.8%表示“可能會”;另有49.2%的被訪者看好3G汽車的發(fā)展前景。大家選擇購買3G車型的理由主要是“體驗新事物”。
“3G汽車”這個概念現在越來越熱了——車載電子設備提供了聯(lián)網應用的基礎條件;就汽車本身的特征而言,在這個移動的、相對封閉的空間里,駕乘人員對汽車的智能化程度有相當的依賴,對外界信息也有著更多的需求,而汽車聯(lián)網除了可以提供行車安全、路況預告、停車引導等與汽車本身相關的應用信息外,還可以輕易開發(fā)出娛樂、遠程通信等附加功能。
毋庸置疑的是,智能汽車的發(fā)展必須以高端前沿技術為前提。目前的國內市場,車載系統(tǒng)競爭最為激烈——通用安吉星On Star在安全方面表現不俗;豐田G-Book擁有詳盡的人工服務;現代即將上市的Blue Link也宣稱將對抗On Star及福特SYNC。
自主品牌自然不會錯失在智能化汽車領域“超車”的機會,也想在這個藍海市場分一杯羹。不久前長安悅翔推出了3G版,這款車搭載的“In Call” 是長安汽車聯(lián)合中國聯(lián)通WCDMA的3G通訊技術開發(fā)的車載信息服務系統(tǒng)。這個車載信息服務系統(tǒng)包括動態(tài)導航、興趣點向導、遠程救援、車輛追蹤等26種功能,涉及行車導航、安防保障、影音娛樂、生活服務等七大項。
在智能汽車興起的大背景下,除了汽車制造商可以大展身手,軟件服務商、電信運營商等都已經開始布局,期待從中受益。毫不夸張的說,將來智能汽車很有可能將豐富原有汽車產業(yè)鏈,甚至催生出一個獨立的產業(yè)鏈。
業(yè)界普遍預測,IT行業(yè)將要給汽車這一傳統(tǒng)產業(yè)帶來巨大轉變。2010年10月,谷歌在美國加州完成了“無人駕駛汽車”的測試;上海貝爾在今年世博會和國際通信展期間展示了其LTE概念車;更有傳聞說蘋果要推出iCar,喬教主出手能不能解救美國汽車業(yè)呢?
如果說,此前電腦、手機等電子產品是互聯(lián)網應用的介質,由此帶動了內容供應商與服務供應商的繁榮;那么,汽車也完全可以成為一種新的互聯(lián)網應用介質,帶動新一輪內容供應商與服務供應商的繁榮。隨著車聯(lián)網大幕緩緩拉開,汽車智能化早已經緊鑼密鼓。先入為主,誰又將成為智能汽車領域的霸主呢?
>>點擊查看今日優(yōu)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