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斯拉首回應降價是否預示著未來的價格策略調整
特斯拉降價是否預示著未來價格策略調整呢?答案是有可能的。
其降價原因眾多。一是考慮長期單車盈利能力,像車輛在自動駕駛、超級充電等方面有潛在終生價值,即便一季度交付量下滑,營運利潤率下降速度仍可控,且車輛成本會因新工廠生產效率提高和物流成本降低持續(xù)下降。
二是為完成年度增長目標,如年增長 50%的目標,若前三季度交付量未達預期,就通過降價提銷量。
三是面對激烈市場競爭,通過降價獲取更大市場份額。
還有,特斯拉有高單車利潤和出色盈利能力,有降價空間,且一直致力于削減成本,新工廠升級能降低單位成本。
未來新能源汽車降價是趨勢,上游關鍵零部件及原材料價格下滑、電池成本降低,都利于整車成本下降和利潤率提升。
競爭方面,特斯拉降價可能引發(fā)對手跟風。像在中國和亞洲市場下調價格,會增加比亞迪等對手壓力,迫使效仿。但自主品牌也面臨跟與不跟的選擇,像 AITO 問界就有降價促銷。
對消費者,降價讓以前因價高望而卻步的人能買得起,還能利用折扣和稅收抵免。
特斯拉降價對銷量預期提升顯著,1 月訂單需求量幾乎是生產量兩倍,2023 年銷量可能達 200 萬輛。
雖汽車毛利率因降價下降,但帶來諸多積極影響,單車研發(fā)費用約為行業(yè)平均 3 倍,降低了制造和運營成本,仍能保持盈利。
在中國和美國市場,Model 3 和 Model Y 降價幅度大,門店人流量和成交量數(shù)倍增長。Model Y 降價,重點在國產和進口的差異,國產因本土制造降低成本且無關稅影響,性價比有優(yōu)勢。
總之,特斯拉降價背后體現(xiàn)強大成本優(yōu)勢和多元盈利模式,能靈活調整價格策略,在市場競爭中掌握主動權。
(圖/文/攝:太平洋汽車 整理于互聯(lián)網(wǎng))
>>點擊查看今日優(yōu)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