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肇事致人死亡怎么判刑 車輛肇事致人死亡怎么辦
1.交通肇事致人死亡怎么判?
《最高法院關于審理交通肇事刑事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規(guī)定,交通肇事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一)造成一人死亡或者三人以上重傷,承擔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責任的;
(二)死亡三人以上的,負事故同等責任。
有其他特別惡劣情節(jié)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是指下列情形之一:
(一)造成2人以上死亡或者5人以上重傷,負全部或者主要責任的;
(2)死亡6人以上,負同等責任的事故;
二、車輛事故致人死亡?
《關于審理交通肇事刑事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五條規(guī)定,“因逃逸致人死亡”是指交通事故發(fā)生后,行為人逃避法律追究,致使被害人因得不到救助而死亡的情形。這就界定了逃逸致人死亡的具體范圍。司法實踐中一般有以下幾種情況:
1、未涉及行為人的其他危害行為,即交通事故致人死亡后的單純逃逸。交通事故中行為人撞人后逃逸,被害人因過失致人死亡,包括事故發(fā)生后行為人撞人后逃逸,誤以為被害人沒有受傷或傷勢不重,沒有生命危險,或誤以為被害人已經(jīng)死亡,被害人會被在場的人或過往車輛救助(如事故發(fā)生在鬧市區(qū)和行人、車輛較多的區(qū)域)。在這類案件中,只要行為人明知自己發(fā)生交通事故卻仍然逃逸,就應當按照“因逃逸致人死亡”的情節(jié)處罰。但是,如果行為人重傷被害人的事故發(fā)生在偏僻的道路上、野外或者寒冷的深夜,行為人明知除了自己之外,其他人給予幫助的可能性極小,仍然駕車逃逸,最終導致被害人死亡。此時,行為人構成不作為故意殺人罪。
2.一次交通事故后逃逸,在逃逸過程中又發(fā)生另一次交通事故,即二次事故。這時候也有兩種情況:
一是行為人的交通事故造成被害人重傷或者死亡后逃逸,被害人因后一種逃逸行(查成交價|參配|優(yōu)惠政策)為又造成另一次交通事故重傷或者死亡。交通肇事前行為和交通肇事后行為均構成交通肇事罪,但在本案中,按照交通肇事罪數(shù)罪并罰。但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條適用于交通肇事罪的第三個量刑檔次,在此刑罰幅度內從重處罰。
第二,交通事故發(fā)生后,行為人駕車逃逸,在逃逸途中,駕車撞人,危害公共安全。這種情況多是因為行為人因為緊張害怕交通事故而失控,拼命逃避罪責。他開車撞人,造成多人傷亡。主觀上是將一個人的現(xiàn)有過錯轉化為間接故意,放任不特定多數(shù)人的死傷結果發(fā)生,客觀上實際上危害或者威脅了不特定多數(shù)人的人身、財產安全。因此,后一種行為應當依照刑法第一百一十五條以危險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定罪處罰。那么行為人應當以交通肇事罪和以危險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承擔刑事責任。
3.行為人發(fā)生交通事故后將被害人帶離事故現(xiàn)場并藏匿、遺棄以逃避法律追究,導致被害人無法獲得救助而死亡或者嚴重殘疾的,根據(jù)《解釋》第六條,分別依照刑法第二百三十二條、第二百三十四條第二款的規(guī)定,以故意殺人罪或者故意傷害罪定罪處罰。因為行為人之前的尋釁滋事、搬動被害人的行為,導致其負有救助被害人生命的義務,而行為人沒有履行自己的救助義務,導致被害人死亡或者重度殘疾,對被害人的生命健康造成了嚴重侵害。因此,應當構成不作為故意殺人罪。前一次造成交通事故的行為已構成交通肇事罪的,以交通肇事罪和故意殺人罪處罰行為人。
4.如果行為人在發(fā)生交通事故后逃逸,并在逃逸過程中對行為人的“傷害”行為進行干預,如拖拽傷者逃逸、故意軋死人,并將被害人拋入水中,造成重傷或者死亡的,應當認定該行為為故意傷害或者故意殺人,以故意傷害或者故意殺人、交通肇事罪數(shù)罪并罰行為人。
建議:交通事故的車主如果都有過錯應該如何承擔事故責任?
交通事故的所有人都有過錯。2012年8月14日16時30分許,無證駕駛的無牌渝100兩輪摩托車劉某某與夏某某、張某某沿公路行駛13公里至杏邊煤礦時,與對向行駛的金某某駕駛的現(xiàn)代途勝SUV相撞,造成張某某、劉某某、夏某某不同程度受傷。張某某經(jīng)公安局法醫(yī)鑒定所鑒定為左下肢嚴重損傷,截肢后傷情嚴重。依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的規(guī)定,公安局交警認定金某某在本次交通事故中負次要責任,劉某某負主要責任,張某某、夏某某無責任...
建議:什么是交通事故中的間接財產損失,間接財產損失的賠償標準?
一、什么是交通事故間接財產損失?間接財產損失是指道路交通事故造成的財產利益的間接損害。通常,包括停電損失在內的損失是能夠發(fā)生的實際損失或權利人有證據(jù)證明能夠預期的間接利益。二。間接財產損失的賠償標準。賠償標準在交通事故中,對間接損失的賠償主要是交通事故中受損車輛的停運損失。停工損失是指交通事故賠償權利人的受損車輛在用于營運等經(jīng)營活動時,受損車輛在修復過程中因車輛停工造成的除修復費用以外的財產損失。1999年2月11日,最高人民法院在《關……》中全文宣讀
>>點擊查看今日優(yōu)惠<<
使用微信掃描二維碼
即可進入交流群
使用微信掃描二維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