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燃機為王電動機就是垃圾 哪來的性能鄙視鏈?
作者:佚名 標簽:內燃機 電動機 新能源汽車 2017-10-18 15:09:51
為何對電動機仍有偏見?
從上面的案例可以看出,電動機在混合動力上能夠進行性能補完,使得汽車整個輸出過程力量爆發(fā)更加平順,方便應對不同的行車狀況。而使用純電動的車型也有不少性能爆表的車款,足夠讓大家忘記大排量的內燃機超跑。然而為什么很多消費者還是會對電動機有偏見呢?
J2臺認為,這與車企有意無意地渲染,以及傳統(tǒng)的消費觀念影響有關。我們先看車企有意無意地渲染這個部分,擁有這種情況的廠商有兩種,一種是主要生產混合動力的廠商,混合動力車型更多是原有車型的延伸,混合動力更多是作為賣點甚至是獲取政策補貼的手段。另外一種是主要生產純電動車型的廠商,由于在技術上面存在短板,因此將自己的產品包裝成“市內通勤良品”的形象,然而中國消費者購車根本不是想要這種半瓶子晃蕩的貨色。
而在普銳斯的發(fā)展過程中,我們更加能夠看到傳統(tǒng)消費觀念是如何逐漸形成對電動機的偏見的。1997年推出的普銳斯是世界上首次批量生產的混合動力車,到現(xiàn)在已經快要迎接它的第二十個年頭。然而在國內問消費者混合動力汽車,第一個要說起的必然不是它。事實上截止到2015年7月,普銳斯在全球的銷量才達到352.7萬輛,這是一種什么水平?大眾高爾夫車系三十五年的全球銷量達到了2600萬輛,這是普銳斯時間翻倍都很難達到的水平。標桿車型銷量都如此低下,消費者又怎么會對電動機有普遍的技術認知呢?
寫了那么多,J2臺并不是要偏幫電動機說什么好話,只是認為并沒有必要那么快就為電動機蓋棺定論。無論是作為混合動力車型中的一個部分,還是獨自成為整臺汽車的供能部分,電動機都有它的存在意義。更何況誰也不知道當電池技術獲得突破,電動機的結構也有了進一步的優(yōu)化之后,在加上配套設施更加完善的情況下電動機會不會迅速取代汽油機成為市場的新寵。
動力系統(tǒng)的更迭與發(fā)展都是為了在更好地滿足消費者的需求上實現(xiàn)更大范圍的博弈與妥協(xié),所以與其糾結“這種方式是不是不好”,不如換個角度思考看作是“這種方式能夠為我們帶來什么”。很多時候只要換個角度甚至換位思考,很多事情就會變得更容易理解和發(fā)展,更何況有很多事情的本質并不差。關于動力的追求是人類永恒的話題,而在未來我們將會看到更多更好的發(fā)動機技術,電動機也有可能是其中之一。